9月10日,除了教师节以外,被誉为“科技春晚”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也在这天凌晨发布。
而相比于几年前的安逸,苹果已经连续两年,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压力。
因为就在这一天,来自东方大国的华为,以一种王者归来的姿态,选择对着苹果贴脸开大。
当天下午,华为举行《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除了全球首创的“Z”字形三折叠设计方案以外,Mate XT同时也是全球最大,同时也是全球最薄的折叠屏手机。
而在发布之前的9月7日,华为就先后找了杨幂、于和伟、许昕和刘德华等知名人士提前造势,同时也开启了预约通道。预约通道开启后,不到24小时预约量就超过200万。而在发布之后,截至目前,华为商城显示该产品预约人数已达530万,且仍在持续增长中。
“五年的坚持与投入,我们将科幻变成了现实。”余承东在介绍Mate XT的时候这么说。
比起去年的不分伯仲,这次华为专挑苹果相对弱势的折叠屏手机和智能驾驶开刀无可厚非。但比起一众同行,华为专门选择同一天同台竞技,也需要不少勇气。
那么,华为今天的底气从何而来?
相比于Mate 60、Pura 70系列的先锋计划,Mate XT可谓是有备而来。不仅在营销方面破天荒地拉满调性,产品本身也盯着苹果目前的劣势一路猛打。
而在这背后,则是华为在折叠屏技术中的多年布局。
早在2022年,华为就已经申请了多项三折屏相关专利。今年2月更是直接申请了一项名为”折叠屏设备“的专利,主体结构包括三个壳体、两个铰链以及一块柔性屏,实现三个壳体的连接,则是使用一个内折铰链加一个外折铰链——和Mate XT一模一样。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曾如此形容:“这是华为最具引领性、创新性、颠覆性的产品,更是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划时代产品。”
调性给到如此之高的同时,结合发布会的现场演示,Mate XT的目标人群,毫无疑问还是“出差路上也要办公”的顶级商务人士。而19999起的价格,更是将其抬升到了“奢侈品”的高度。有网友据此将Mate XT称之为“电子茅台”,其实并非无稽之谈。
但是这个“电子茅台”,里面都是满满的真功夫:
单屏折叠,方便携带;
双屏展开,简单资讯尽在手中;
三屏全部铺开,连处理复杂的行业报告也是易如反掌……
除了以上的使用环境,Mate XT还支持三分屏、小窗模式等等以往折叠屏手机都有的功能,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比起轻薄本,Mate XT的轻办公环境优势高得不是一星半点,也将大大颠覆以往折叠屏的办公短板。
除此之外,针对以往折叠屏的视觉短板,Mate XT展开后的比例也更接近于主流使用比例,结合华为自家的鸿蒙生态,Mate XT针对应用和视频方面的适配难度和视觉观感也将呈现出和以往折叠屏完全不同的视觉观感。“小红书秒变大红书。”
这些功能,给了华为硬刚苹果的底气。
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华为以17%的市场份额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同时在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华为同样凭借着41.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这个基础上,Mate XT发布带来的“首发效应“,不仅能跟不少强劲对手区分开来,同时也给稳固华为市场地位打了一剂强心针。
而不仅仅在中国市场,Mate XT也给华为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在美国继续针对软硬件双重制裁华为的情况下,完全自主研发的Mate XT也有望给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发展的思路。
其实在Mate XT之前,三折叠屏的概念机就被华为不少同行发布过。
两年前,另一个折叠屏巨头——三星就展示过两款三折概念机Flex S和Flex G,而华为的国内对手oppo和传音等也都展示过其概念和技术储备。但很遗憾的是,在Mate XT发布之前,这些概念也仅仅停留在概念,并没能付诸实现。
几乎所有的智能终端厂商都意识到,屏幕尺寸和比例算突破折叠屏应用生态的关键,也是解决量产问题的难点。这点在双折尚且如此,三折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更是难上加难。三折叠屏幕不仅意味着机身重量和厚度控制难度的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双铰链结构的因素,其机械结构复杂性和损坏风险也非现行相对成熟的两折屏方案能够对比。
而面对这些问题,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为耗时五年解决了屏幕和铰链的技术突破,并且在Mate XT上带来了能够实现双轨联动的“天工铰链系统”,搭配之前在之前Mate X3和X5已经应用过的非牛顿流体技术和UGT玻璃,华为初步解决了三折屏的量产难题。
而这一切,都源于华为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华为的聚焦战略,其中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任正非提出的“压强原则”——几十吨的坦克依靠宽阔的履带可以在沙漠中畅通无阻,而小小的钉子却因为冲击力聚焦在一个点上而能够穿透硬物。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钉子聚焦的压强远超坦克。而华为就是靠着“压强原则”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更何况,华为的“压强”可远非钉子可比——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相当于华为两年的营业总额。
当然,只靠“压强原则”和聚焦战略, 并不能够让华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站稳脚跟。毕竟在华为之前,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IBM等华为的老前辈,投入并不比华为少。而他们的失败,同时也是华为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在于两个基础。
首先是洞察力。技术要能转化成产品,才能产生出其价值。所以不管是产品的迭代,还是新时代技术的储备研发,都需要经过充分的洞察。传统车企在技术储备及其成熟的情况下,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被国产车企和特斯拉弯道超车,根源就是缺乏对时代趋势的洞察力。
与此同时,缺少市场和客户需求也相当致命。明明有些技术相当先进,但推进市场之后却没能产生收益?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以客户为中心。丰田的氢能技术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氢能源本身的局限性,上市后并没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如同无根之木的氢能汽车在丰田布局20年后也并没能成功推广。
尽管围绕Mate XT的讨论热度仍然不减,但对于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来说,透过这些现象,华为每一次产品突破的背后,都存在共性。
从华为终端成立以来,其战略目标一直非常清晰——坚持精品战略与高端定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没钱买华为”到“没钱买华为”的背后,是华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投资的方向:一方面华为从底层技术上不断“范弗里特”式的投资,而另一方面则是围绕着高端形象进行营销投资,从而使“民族品牌”和“高端品牌”两个烙印不断深化。最终通过产品和品牌的双向奔赴,消费者在体验和心智认知上不断强化,华为这个品牌最终获取了投资的巨大收益。
品牌如果没有产品的支撑,其必然也会陷入增长黑洞。而产品路径的不明晰,也是不少曾经的大企业被时代吞没的另一个原因。
而企业的增长黑洞,其实关键只有两个:低利润和小规模。一味的追求高端和高溢价,其客户基数必然导致其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而通过低价获取更广阔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基数往往会导致利润的长期低下。
然而面对这两个几乎大多数面临增长挑战的企业的通病,华为针对不同人群,通过不同系列的矩阵式布局,成功摆脱了这两个黑洞。
大家看华为的营销会看得很热闹,抖音、小红书、微博、朋友圈等内容很多。可是大家看不到的是,作为一次整合营销,参与战役的整个团队,不同兵种是怎样相互接力,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力出一孔,打出重拳。
很多企业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产品,或者营销团队创意很灵光,又或者渠道零售团队很强悍,可惜都没有实现新产品的“爆销”,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各自为战。
一个新品的上市,从消费者洞察,到产品定义,到卖点包装,到营销策略,到物料呈现,到零售营销等所有环节,只有做到策略统一,计划互锁,每一环节都高质量交付,才能实现上市即上量的成功。这背后无疑是营销整合化才能带来的巨大能量。
即便曾经有不可抗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华为的各代旗舰产品几乎都保持了“全胜”的战绩?一两次成功,不是本事,但是要做到几乎每一代新产品的推出都能实现商业成功,就很难了。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华为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与流程架构,就是一代又一代旗舰产品的两大“护航舰”。
方法科学,确保营销的投资收益可衡量,可管理,可评价;流程科学,确保每一个项目成员能够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力出一孔,最终实现产品商业成功。
相信很多人一开始知道华为这个品牌,其实是通过小灵通和运营商赠送的手机。
这也是“没钱买华为”的第一个根源。
彼时的华为,不仅要面对当时的巨无霸——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等海外对手,在国内也有UT斯达康、中兴、多普达、步步高等一众同行在等着他去挑战。而华为日后最大的对手——苹果,这时也才刚刚通过初代iPhone“教育”客户。
虽然当时的华为早早通过通讯技术领域的成功踏入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行列,但在国人的认知中,华为仍然还不为人所知。为了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华为,华为人想了一招:在每个手机和里放入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
华为,不仅仅是世界五百强。
官方网站|www.qida.com
联系电话|400-668-6895